白糖:进口端压力回升白糖或震荡偏弱

  公司新闻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11 09:16

  1、预测2025/26年度中国糖料播种面积1440千公顷,较上年度增长3.2%。

  2、至7月,广西地区第三方库存数据为90.53万吨,环比下降19.48万吨,同比增加18.62万吨。

  3、2025年6月份我国饮料产量为1842.8万吨,同比增长3.2%。2025年上半年我国饮料产量累计为9308.9万吨,同比增长2.9%。

  结论:2025/26年度全球糖市整体呈现过剩状态,一方巴西继续维持高产的可能性较高;另一方面,印度半岛天气状况好于去年,印度甘蔗产量大概率得以恢复。总体来看,国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状态,产销情况良好一定程度上抵御住了外部市场的压力,总体呈现低位震荡格局。

  国内食糖产销进度好于预期是支撑7月糖价震荡偏强的核心原因。南方产区广西糖销售进度偏快,库存低于去年同期,导致糖厂挺价意愿较强。同时,上半年国内进口总量依然是低于去年同期,说明上半年进口端冲击偏弱。不过,6、7月份国内进口糖到港量开始回升,对盘面形成一定压制作用。进口商一般在下半年完成进口配额,因此,市场预计7-9月国内进口量大概率不会低,这导致糖价没有能力向上突破震荡区间。目前糖价主要在5600-6000元/吨区间徘徊。综合来看,进口端压力开始回升,一定程度上抵消上半年饮料需求上涨带来的利好,供需矛盾开始减弱,糖价或趋于区间整理。

  预测2025/26年度中国糖料播种面积1440千公顷,较上年度增长3.2%

  农业农村部7月报预估2025/26年度中国糖料播种面积144万公顷,较上年度增至3.2%。

  具体来看,25/26制糖期内蒙古甜菜收购价同比下调40-80元/吨。与其他农作物相比仍有竞争力。25/26制糖期内蒙古甜菜种植面积预计同比增长20万亩,达到在200万亩左右。

  25/26制糖期新疆甜菜收购价同比下调40-50元/吨。据了解甜菜种植面积大部分糖厂同比基本持平,130-140万亩。

  由于糖料种植比较效益突出,加之国家政策和制 糖企业大力支持,农民积极性提高,刺激广西糖料种植面积稳中有升,但广西前期干旱不利于宿根蔗出苗和新植蔗种植,限制食糖产量增幅。

  今年受灾的产区是广西,上半年广西甘蔗产区遭遇干旱和病虫灾害。至6月末广西甘蔗苗情已大幅改善,但总体仍弱于上年同期。

  甜菜糖方面,新疆、内蒙糖产销率快于去年同期,后期销售压力整体不算大。但本年度新疆糖产量创出历年新高,因此,新疆尚存在一些库存在售。

  甘蔗糖销售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。2024/25年榨季广西累产混合糖646.50万吨,同比增加28.36万吨;产糖率13.30%,同比提高1.22个百分点。截至6月底,广西累计销糖514.06万吨,同比增加61.44万吨;产销率79.51%,同比提高6.29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单月销糖49.53万吨,同比增加7.73万吨。

  截至2025年6月30日,云南省累计销糖175.11万吨(去年同期销糖143.29万吨)。销糖率72.40%(去年同期销糖率70.52%)。6月当月销售食糖19.53万吨,同比减少6.6万吨。

  沐甜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底,广西工业库存132.44万吨,同比减少33.08万吨。截至2025年6月底,云南工业库存66.76万吨,同比增加6.85万吨。截至6月底,海南库存食糖2.93万吨,比上榨季同期的2.33万吨多0.60万吨。

  截至7月,广西地区第三方库存数据为90.53万吨,环比下降19.48万吨,同比增加18.62万吨。

  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预测,2025年中国食糖消费量将稳步增长至1580万吨,而国产糖产量为1116万吨。意味着市场存在460-470万吨的供需缺口需要通过进口糖来填补。

 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6月份我国进口食糖42万吨,同比增加39万吨。

  2025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食糖105万吨,同比减少25万吨。24/25榨季截至6月底我国累计进口食糖251万吨,同比减少65万吨。

  因进口量尚显不足,至7月中下旬,国内沿海城市糖均值报价已升至6200-6400元/吨。沿海进口加工厂报价在6200-6500元/吨附近。截至7月30日,ICE原糖收盘为16.56美分/磅,折合配额外进口成本仅5747元/吨。原糖进口窗口已理论上打开。

  6月份我国进口糖浆、预混粉合计11.57万吨,同比减少10.32万吨,为近五年来同期第二低的水平。其中进口糖浆三项合计5.01万吨,同比减少10.4万吨;进口预混粉两项合计6.56万吨,同比基本持平。

  减少的部分基本来源于糖浆,预混粉进口数量仍然比较稳定。1702项下的泰国、越南进口糖浆、预混粉基本没有新增进口。2106项下的泰国进口风味糖浆、预混粉再度有放量迹象。

  替代品进口有了新变化。含香料或着色剂的甘蔗糖或甜菜糖水液(21069061),甘蔗糖、甜菜糖与其他食品原料、蔗糖含量超过50%的简单固体混合物(21069062),两项进口在继续走高,而传统纯甘蔗糖浆与预混粉进口受限。这很大程度上是进口加工企业为回避海关政策(限制泰国、越南糖浆及预混粉)而采取的应对措施。

  沐甜7月17日讯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6月份我国乳制品产量为254.6万吨,同比增长4.1%。2025年上半年我国乳制品产量累计为1433万吨,同比减少0.3%。

  2025年6月份我国饮料产量为1842.8万吨,同比增长3.2%。2025年上半年我国饮料产量累计为9308.9万吨,同比增长2.9%。备注:该饮料产量预计包括包装饮用水、天然矿泉水、果蔬汁饮料、碳酸饮料、茶和植物饮料、蛋白饮料、功能饮料、咖啡饮料等,并不能完全代表含糖食品产量变化。

  全球最大的食糖贸易商Alvean(雅韦安)降低了对下一年度全球食糖供应过剩量的预测,预计仅过剩40万吨,并称市场可能低估巴西的天气和运输挑战带来的风险。低于Datagro预估的过剩153万吨。

  巴西综合农业咨询机构(Datagro)预计2025/26年度全球供应过剩153万吨,理由是巴西2025/26年度甘蔗作物面临较为有利的生长条件。

  根据美国农业部(USDA)的最新报告,2025/26年度全球食糖产量预计将从2024/25年度的1.80754亿吨增长至1.89318亿吨,增幅达4.73%。在其发布的半年期国际食糖市场报告中,美国农业部预测,2025/26年度全球食糖总需求量将达到1.77921亿吨,高于2024/25年度的1.75435亿吨(增长1.4%)。

  USDA预计国际食糖市场在2025/26年度将面临1139.7万吨的供应过剩,而2024/25年度为531.9万吨的供应过剩。

  巴西甘蔗行业协会(Unica)数据显示,6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压榨甘蔗4270.6万吨,同比减少12.86%;产糖284.5万吨,同比减少12.98%:7,醇产量同比减少17.43%,至19.17亿升。糖厂使用53.15%的甘蔗比例产糖,上榨季同期为49.94%;每吨甘蔗出糖量(ATR)同比下降6.17%,为131.53千克/吨。

  甘蔗技术中心(CTC)的数据显示,2025/2026榨季从4月至6月的累计单产同比下跌近11%。

  巴西中南部25/26榨季(25年4月-26年3月)截至7月1日中南部累计压榨甘蔗2.06198亿吨,同比减少14.06%;累计产糖1224.9万吨,同比减少14.25%;累计产乙醇94.25亿升,同比减少14.81%;糖厂使用51.02%的甘蔗比例产糖,上榨季同期为48.69%。

  出口方面,巴西6月出口糖335.9万吨,同比增加5.24%。巴西2025/26榨季(4月-次年3月)截至6月累计出口糖716.82万吨,同比减少9.09%。

  Green Pool等分析机构预计泰国2024/25榨季的甘蔗产量将从目前的9200万吨增至1.05亿吨,食糖产量可能攀升至1150万。同时,由于泰国木薯价格暴跌37%,农民开始更倾向于种植甘蔗,这一转变可能会使泰国食糖产量于2025/26榨季达到1320万吨。

  巴西综合农业咨询机构(Datagro)预计2025/26年度印度的糖产量将从上年度的2600万吨增加到3160万吨,而泰国的产量预计将从1005万吨增加到1118万吨。

  在印度政府25年1月20日准许出口100万吨后,该国向索马里、阿富汗、斯里兰卡、吉布提、阿联酋、利比亚和坦桑尼亚出口了70万吨糖。

  欧洲作物监测机构MARS周一将2025年欧盟的甜菜单产预估下调至每公顷74,8吨,上月预估为每公顷76.3吨,但仍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高出2%。

  2025/26年度全球糖市整体呈现过剩状态,一方巴西继续维持高产的可能性较高;另一方面,印度半岛天气状况好于去年,印度甘蔗产量大概率得以恢复。

  国内市场总体供需格局是略偏宽松。2024/25榨季产量预计为1116万吨,进口量预计为450-500万吨,消费量预计1550-1580万吨。预计2025/26榨季国内糖产量与当前年度持平。

  国内进口方面,在进口政策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前提下,预计在本榨季剩余的7-9月份,国内进口总量会是偏高,将明显高于2025年上半年,大致为200-250万吨。 随着原糖价格进一步走低,进口窗口期已阶段性打开,国内糖价目前明显受制于配额外进口成本。

  总体来看,国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状态,产销情况良好一定程度上抵御住了外部市场的压力,总体呈现低位震荡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