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塌了”,要换成了冰峰、北冰洋、天府可乐,只因为社交媒体上传出了这一国产汽水要“改嫁”美资的消息。
根据市场监管总局7月16日发布的《2025年6月30日—7月6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》中显示,KKR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股权案已于2025年7月4日办结。
而在此之前,就有多家媒体称,KKR将收购大窑汽水的85%股份,大窑创始人可能会保留少数股权。
公开资料显示,这个1976年在美国成立的私募股权巨头,是闻名全球投资界的资本大鳄。有着“华尔街收购之王”称号的KKR,管理着6640亿美元资产,2025年一季度就募资305亿美元。
而从2006年进入中国以来,KKR在中国早已布下重兵,共完成了近8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,其中有15笔控股交易,控股交易总规模超过120亿美元。从字节跳动、青岛海尔、雷士照明、中金公司,到认养一头牛、兴盛优选、美瞳品牌moody等等,背后都有其身影。
诸如此次KKR收购的是一家2024年刚在开曼群岛注册的“远景国际有限公司”,其董事姓名“WANG, QINGDONG”与王庆东的拼音完全一致。这种典型的红筹架构,为大窑创始人铺设了一条通往资本退出的隐秘通道。
略显讽刺的是,2023年,王庆东曾公开宣称“绝不卖外资”,言之凿凿地表示大窑“不可能被外资品牌收购或控股”。
2023年10月,大窑被传将被可口可乐收购,品牌官方很快出面否认,称“大窑饮品与可口可乐没有过任何形式的收并购交流或接触。作为一家纯民营企业,大窑饮品从未计划,也不可能被外资品牌收购或控股。”
2024年8月,大窑被传将卖身老牌中资企业维维股份,品牌再次否认,称从未与维维股份有任何形式的资本接触,也没有被任何企业收购的计划。
然而,今年6月,面对将被KKR收购的传闻,大窑罕见地选择了以沉默回应,似乎已经预示了结局。
故事要从1983年的内蒙古呼和浩特说起,当时的大窑还只是一家地方国营企业,即呼和浩特八一饮料厂。
然而,那时候中国的汽水市场,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像两个巨无霸,把国产饮料品牌挤压得喘不过气。大窑也只能在内蒙古、东北这些地区的餐馆、烧烤摊艰难求生,避开和“两乐”的正面交锋。
转机出现在2004年。当时想要把大窑推向全国的王庆东发现,在超市货架上,大窑夹在国产汽水和“两乐”之间,既没有性价比,也没有辨识度。
为此,王庆东着手从包装对大窑改头换面,走起了差异化策略,这才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绿玻璃瓶、金属瓶盖的经典款。
他还把产品容量直接加量到520ml,比可乐多20ml,价格定在5元,主打一个“量大管饱”,性价比拉满。
2006年,八一饮料厂正式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大窑食品厂,“大窑”这个名字,取自呼和浩特的大窑文化遗址,一下子就把品牌和地域历史文化绑定在了一起 。
真正让大窑走向全国的,是2021年的品牌战略升级。一句“大汽水,喝大窑”的口号喊出,大窑开启了疯狂的营销之路。
2022-2025年,“战狼”吴京成了大窑的代言人,广告更是打进了央视,还有全国一二线城市的机场、高铁、影院。
大窑就像一匹黑马,在碳酸饮料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,硬生生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手中抢下了2.42%的市场份额,2023年营收突破32亿元,是冰峰的10倍、北冰洋的3倍。
据马上赢品牌CT数据,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期间,国内有糖汽水前三名分别为可口可乐、百事可乐、大窑,前三名市场份额合计达到92.87%。
虽然说背靠大树好乘凉,比起单打独斗,华尔街资本的加入,或许可以让大窑开辟更广阔的市场领土。
有业内人士就分析,收购完成后,KKR大概率会推动大窑更加聚焦核心业务,也就是汽水,尤其是在餐饮渠道。利用其资金和资源优势,加速大窑的全国化布局,特别是在南方市场的渗透和下沉市场的深耕。
毕竟,之前国产品牌被外资收购后丧失特色、逐渐沉寂的例子并不少见。比如曾经的中华牙膏,被外资收购后,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;哈尔滨啤酒、银鹭委身外资后,品质也被吐槽大不如前。
更何况,在此之前,大窑一直在打造“国潮汽水”人设,从吴京代言到“豪爽大气”的广告语,无不强化其民族品牌形象,如今选择卖身外资,难免会给人背叛感,甚至大众逆反心理更强。
而相比“血统”改变可能失去人心的尴尬,大窑目前还面临着更多市场变化的困境。
首先,是健康消费浪潮的冲击。当元气森林们用“0糖0脂”席卷市场,大窑的“高糖配方”日渐成为了负资产。
尽管大窑也试图进行产品创新,迎合健康趋势,多款产品打出了“0糖0脂”等标签,但从销量看收效甚微,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依然局限在经典大窑嘉宾汽水、易拉罐装的汽水饮料。
过去,大窑靠着在烧烤店、火锅店等餐饮场景的深耕,其实是抢占了啤酒品牌的领地。近几年,一些老牌啤酒厂商则通过杀入汽水饮料赛道,挤压着大窑的生存空间。
特别是今年,华润雪花啤酒正式上线了新品“小啤汽”果味碳酸饮料,燕京啤酒也推出倍斯特汽水,并启动全国招商计划。
与此同时,随着原材料成本上涨和渠道费用增加,大窑终端售价不可避免地出现上涨现象,这让不少消费者怨声载道。
根据不少消费者反映,一些城市大窑终端售价已涨至6元以上,甚至部分地区出现10元的高价。
价格的任意狂飙,让瓶身上的“建议零售价5元”格外刺眼,而代言人吴京的笑容多了点嘲讽的意味。
眼下最现实的悬念大概是,吴京的代言合同还能续签吗?当“战狼”遇上“华尔街之狼”,这场代言恐怕比电影更精彩。
但无论资本棋局如何变幻,消费者最关心的不过是,以后吃烧烤,还能喝到5块钱一瓶、味道不变的大窑汽水吗?